宁波同发成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发展LED产业需要开辟新思路

编辑:宁波同发成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时间:2018/06/26
我们希望更加理性看待LED产业的发展,避免只关注速度而忽略节奏,避免只注重快而忽视稳;希望我国LED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的健康为前提,切忌以“体量”代替“力量”;希望我国LED产业发展不是C2C(Copy to China)。因此,必须选取合适的政策着力点,推进LED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一,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一是要克服当前各部门的分散、重复投资,加强资源整合,提高研发的技术层次。必须强化资源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优化产业资源配置。依托重点地区成立联合创新中心,进一步实现创新资源聚合、创新成果共享,在增强行业整体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加强行业标准的话语权和对外专利谈判的主动权。

引导和支持以具有相关技术背景的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强包含外延、芯片、封装、LED应用产品以及配套原材料、设备等关键环节、关键部件、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产品的技术攻关,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有重大技术突破。同时,跟踪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动态,选择合适时机,有前瞻性地布置下一代先进技术项目,争取在新一轮技术竞争中抢先取得领先优势。

二是重视产学研联合攻关,促进协同创新。LED照明涉及技术学科领域广,如LED芯片、衬底材料、封装及其电路驱动、二次光学设计等涵盖半导体材料、微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光学、电学、热学等。政策必须要促进国内外知名院校、研究机构、核心企业的紧密配合以实现联合攻关,促进各学科之间的分工合作、各专业人才团队的相互协同,才能有效克服单个企业创新资源有限、创新能力不足的弊端。

三是重视市场需求对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发达国家和巨头企业的技术积累与核心能力的形成,绝非我们短期内通过购买专利、收购外企就能实现的。同时,2010年以来全球LED产业上中下游已经形成了1:4:9的规模比例,而下游应用产品市场的利润总额已占全产业链利润的52%,改变了原来产业链下游与中上游利润3:7的格局。

由此可见,随着下游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LED应用环节的价值空间还有望进一步扩大。因此,政策也应注重鼓励企业加强对市场的理解以摆脱产品同质化现象,面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行业领域的应用要求,把握各种发展机会,通过产品性价比优势赢得市场并带动技术能力的提升。

四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首台套”扶持等相关政策。对关键设备实施“首台套”扶持政策时,一方面要加强政策的透明度,让企业和用户全方位了解政策;另一方面,要认可用户在创新活动中的参与和互动,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产品的风险补偿机制。鉴于MOCVD 交付后还需经历外延、芯片生产企业还需经历MOCVD 设备和配套外围设备的安装和测试、设备参数工艺流程设定、试生产并逐步提高产品良率直至稳定,最后实现产量逐步增加至设计产能的过程。

其中,设备参数工艺流程设定的是核心和关键,国际两大MOCVD巨头皆是从工艺起步,并将工艺逐步融合到设备中,以实现设备为工艺的服务。如果国有企业只提供设备而无法提供属于黑匣子且需要经验的相关工艺路线,则必然导致最终产品的不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首个(批)用户成为创新过程中承担首台(套、批)产品风险的主体。

因此,为解决用户企业的后顾之忧,建议对购买国产首台套的产品用户,按购买价给予一定比例补贴,同时规定国有企业采购必须优先购买国产首台套产品并给予同样价格补贴,这将有利于LED产业中的关键设备制造企业降低市场风险,也有利于鼓励关键设备的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通过自主研发替代进口,还有利于改变我国LED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

第二,合理制定适合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LED产业的健康发展,要求必须有相适应的产品标准和检测体系。LED标准之争已经成为各国抢夺未来LED市场的砝码。目前,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照明委员会和一些国际LED企业如飞利浦、欧司朗等都很重视标准问题,规范了照明LED的广电参数,如电压、电流、光通量、色坐标、色温、显色性、寿命等指标。

面对LED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国家标准的制定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并吸取现有地方标准及其他国家已有规范。面对LED产业横跨多领域的局面,建议由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牵头,在充分论证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测试、现场评估、提出修改意、建立标准的路径,加速建立健全LED行业的技术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推动技术进步,促进成本降低,带动品质提升,规范市场秩序,引导LED行业的健康发展。鉴于LED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完善中,技术并没有定型,制定的标准要结合国内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一方面既不能将标准定得过高而让企业无法实现,也不能将标准定的滞后、不合时宜,跟不上技术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掺杂过多的、少数企业利益而造成少数企业利用标准垄断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因此,建议适时成立国家级的标准联盟,搭建LED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间的沟通平台。

第三,合理、科学制定消费端扶持政策,进一步开拓、培育、发展LED国内市场。

鉴于LED照明产业潜在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世界各国纷纷在其发展初期制定培育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计划和支持政策。同时,我国LED产业要迈入新的发展历程,如果仅靠产业的自身滚动发展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突破,因此,必须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启动市场。

同时,作为对政府依赖性较大的行业,其发展也取决于政府政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因此,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是促进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管理能力的LED企业发展壮大,防止一窝蜂低效复制、画地为牢式发展的关键。我们认为,必须继续通过政策引导、鼓励LED应用,对LED产品的补贴应以消费者为主,让消费者和市场决定企业生存,实现从消费端促进LED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一是继续加大政府采购的先行示范力度,积极扩大LED产品的应用范围。即在政府出资或政府管理的公用工程建筑方面,如办公室、路灯、地铁、学校、医院、景观照明、装饰照明等方面应用LED产品。

二是通过“事后补贴”等方式鼓励终端用户采用具有节能效果的LED产品。一方面促使项目投资选择产品时,由低价主导变为质量主导,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防止“事前补贴”方式导致的骗补、质量差、监管不力等问题。

一方面,加大在节能效果最明显、最适宜推广的工业、商业领域的应用,选择照明使用量大的工商企业作为试点单位推广LED产品;另一方面,对普通消费者的家用LED产品给予一定程度的价格补贴,以克服制约消费者购买的高成本、性价比优势无法体现的困境。